塞下曲四首

王昌龄唐朝150

原文

蝉鸣空桑林,八月萧关道。
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,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。
出塞入塞寒,处处黄芦草。
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,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。
从来幽并客,皆共沙尘老。(沙尘 一作:尘沙)
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,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。
点击展示全部∨

注释

空桑林:桑林因秋来落叶而变得空旷、稀疏。 萧关:宁夏古关塞名。 入塞寒:一作复入塞。 幽并:幽州和并州,今河北、山西和陕西一部分。 共尘沙:一作向沙场。 游侠儿:都市游侠少年。 矜:自夸。紫骝:紫红色的骏马。 此首一本题作《望临洮》。 饮(yìn)马:给马喝水。 平沙:广漠的沙原。 黯(àn)黯:昏暗模糊的样子。临洮:古县名,秦置,治所在今甘肃岷县,以临近洮水得名。秦筑长城,西起于此,故有“昔日长
点击展示全部∨

赏析

暂无信息

作者介绍

王昌龄

王昌龄 (唐朝)

王昌龄(698—756),字少伯,河东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。盛唐著名边塞诗人,后人誉为“七绝圣手”。早年贫贱,困于农耕,年近不惑,始中进士。初任秘书省校书郎,又中博学宏辞,授汜水尉,因事贬岭南。与李白、高适、王维、王之涣、岑参等交厚。开元末返长安,改授江宁丞。被谤谪龙标尉。安史乱起,为刺史闾丘所杀。其诗以七绝见长,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,有“诗家夫子王江宁”之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