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

打滚撒泼

解释:躺倒在地上打滚,嘴里骂着泼辣的话。亦作“撒泼打滚”。
来源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0回:“芳官挨了两下打,哪里肯依,便打滚撒泼的哭闹起来。”

报仇心切

解释:急于要报仇雪恨。
来源: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6卷:“踌躇千百万遍,终是报仇心切,只得宁耐,看个居止下落,再作区处。”

绝壁悬崖

解释:绝壁:险绝的石壁。形容山势险峻。
来源:唐・刘长卿《望龙山怀道士许法棱》:悬崖绝壁几千丈,绿萝袅袅不可攀。

口是心非

解释:嘴里说得很好,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。指心口不一致。
来源:《抱朴子·微旨》:“口是心非,背向异辞。”汉·桓谭《新论·辨惑》:“如非其人,口是而心非者,虽寸断支解,而道犹不出也。”

伸手可得

解释:一伸手就可以取得。比喻极容易得到。
来源:元・无名氏《王月英元夜留鞋记》楔子:自谓状元探手可得,岂知时运不济,榜上无名。

迎头痛击

解释:迎面给以狠狠地打击。
来源:清・吴趼人《发财秘诀》第十回:“倘使此辈都是识事务熟兵机之员,外人扰我海疆时,迎头痛击,杀他个片甲不回。”

博闻辩言

解释:博:多。闻:传闻。辩言:巧言。形容道听途说,似是而非的言论。
来源:《吕氏春秋・疑似》:“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。”

枕流漱石

解释:旧时指隐居生活。
来源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排调》:“王曰:‘流可枕石可漱乎?’孙曰:‘所以枕流,欲洗其耳;所以漱石,欲砺其齿。’”

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戒

解释:言者:说话的人;闻者:听话的人;足:足以,值得;戒:警惕。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,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。
来源:《诗经・大序》:“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戒。”

謷牙诘屈

解释:同“诘屈聱牙”。謷,通“聱”。诘屈:同“佶屈”,曲折,引申为不顺。
来源:语出唐・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周浩殷盘,佶屈聱牙。”

一言千金

解释:一句话价值千金。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价值。
来源:汉・袁康《越绝书・外传纪策考》:“故无往不复,何德不报,渔者一言千金归焉。”

冠鸡佩猳

解释:猳:公猪。头戴饰有雄鸡的帽子,身佩绣有公猪的饰物。形容古代好勇者的服饰。
来源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子路性鄙,好勇力,志伉直,冠雄鸡,佩猳豚。”

由博返约

解释:指做学问人广博出发,继而务精深,最终达到简约。
来源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离娄下》:“博学而详说之,将以反说约也。”

寤寐不宁

解释:寤:醒时;寐:睡时;寤寐:日夜。日夜都不得安宁。形容十分惊慌与焦虑。
来源:清・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89回:“是夜玄宗与杨妃同寝,毕竟因心中有事,寤寐不宁。”

舞笔弄文

解释:犹舞文弄墨。
来源:南朝・梁・刘勰《文心雕龙・议对》:“若不达政体,而舞笔弄文,支离构辞,穿凿会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