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兵到蓟北

高适唐朝19

原文

积雪与天迥,屯军连塞愁。 谁知此行迈,不为觅封侯。

注释

送兵:即为清夷军(属范阳节度使,在今河北怀来县)送士兵。蓟北:泛指今天津以北的河北北部地区,当时在安禄山的管制之下。此处代指清夷军,是送兵的目的地。 迥:《说文》:“迥,远也。” 行迈:行走不止,远行。《诗经·王风·黍离》:“行迈靡靡,中心如醉。”马瑞辰通释:“迈亦为行,对行言,则为远行。行迈连言,犹《古诗》云·‘行行重行行’也。”觅封侯:从军以寻求封侯的机会。

赏析

暂无信息

作者介绍

高适

高适 (唐朝)

高适(700年—765年),汉族。字达夫、仲武,景县(今河北景县)人,后迁居宋州睢阳(今河南商丘)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,世称高常侍。少孤贫,爱交游,有游侠之风,并以建功立业自期。20岁西游长安(今陕西西安),功名未就而返。开元20年去蓟北,体验了边塞生活。后漫游梁、宋(今河南开封、商丘)。天宝三载,与李白、杜甫、岑参同游梁园(今河南商丘),结下亲密友谊,成为文坛佳话。天宝八载(749年),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,50岁应举中第,授封丘尉。十一载,因不忍“鞭挞黎庶”和不甘“拜迎官长”而辞官,又一次到长安。次年入陇右、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,为掌书记。安史之乱后,曾任淮南节度使、彭州刺史、蜀州刺史、剑南节度使等职,官至渤海县侯终散常侍,世称“高常侍”。永泰元年(765年)卒,终年65岁,赠礼部尚书,谥号忠。高适与岑参并称“高岑”,有《高常侍集》等传世,其诗笔力雄健,气势奔放,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、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。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、李白、杜甫、何景明、李梦阳而立。后人又把高适、岑参、王昌龄、王之涣和称“边塞四诗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