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

杜甫唐朝29

原文

使君高义驱今古,寥落三年坐剑州。 但见文翁能化俗,焉知李广未封侯。 路经滟滪双蓬鬓,天入沧浪一钓舟。 戎马相逢更何日?春风回首仲宣楼。

注释

①使君:指李剑州,当时任剑州刺史,是位有才能而未被朝廷重用的地方官,名字不详。 ②文翁:西汉庐江舒县(今安徽庐江西)人。俗:一作"蜀"。 ③李广:西汉名将。 ④滟灏(yànyù):即滟滪滩,在四川奉节县东五公里瞿塘峡口,旧时是长江三峡的著名险滩。 ⑤仲宣楼:汉末文学家王粲在荆州避难的地方。

赏析

  律诗受到声律和对仗的束缚,容易流于板滞平衍,萎弱拖沓,正如刘熙载所说:"声谐语俪,往往易工而难化。"(《艺概·诗概》)而这首七律写得纵横捭阖,转掉自如,句句提得起,处处打得通,而在拿掷飞腾之中,又能体现出精细的脉络。诗的前半篇写李剑州,热情地歌颂了他"能化俗"的政绩,为他的"未封侯"而鸣不平。诗从"高义"和"寥落"生发出这两层意思,使读者对他那沉沦州郡的坎坷遭遇,更深为惋惜。"文翁"和"李广"
点击展示全部∨

作者介绍

杜甫

杜甫 (唐朝)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汉族,唐朝河南巩县(今河南郑州巩义市)人,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称为“老杜”。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后世称其杜拾遗、杜工部,也称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