舟中晓望

孟浩然唐朝27

原文

挂席东南望,青山水国遥。 舳舻争利涉,来往接风潮。 问我今何适?天台访石桥。 坐看霞色晓,疑是赤城标。

注释

⑴晓:早上,早晨。 望,遥望,远望。 ⑵挂席:挂帆,扬帆。 ⑶水国:犹水乡。 ⑷遥:遥远。 ⑸舳舻(zhúlú):指首尾衔接的船只。 舳,指船尾;舻,指船头。 ⑹利涉:出自《易经》“利涉大川”,意思是,卦象显吉,宜于远航。 ⑺接:靠近,挨上。 ⑻风潮:狂风怒潮。 ⑼今何适:现在到哪儿去。 ⑽”天台“句:天台山是东南名山,石桥尤为胜迹。 据《太平寰宇记》引《启蒙注》:“天台山去天不远,路经油溪水,深
点击展示全部∨

赏析

  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(732年)。诗人孟浩然沿曹娥江、剡溪登天台山,写下了诗篇《舟中晓望》。孟浩然诗多写自己的日常生活,常常"遇景入咏,不钩奇抉异"(皮日休评价),故诗味的淡泊往往叫人可意会而不可言传。这首《舟中晓望》,就记录着他约在开元十五年自越州水程往游天台山的旅况。实地登览在大多数人看来要有奇趣得多,而他更乐于表现名山在可望而不可即时的旅途况味。船在拂晓时扬帆出发,一天的旅途生活
点击展示全部∨

作者介绍

孟浩然

孟浩然 (唐朝)

孟浩然(689-740),男,汉族,唐代诗人。本名不详(一说名浩)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,世称“孟襄阳”。浩然,少好节义,喜济人患难,工于诗。年四十游京师,唐玄宗诏咏其诗,至“不才明主弃”之语,玄宗谓:“卿自不求仕,朕未尝弃卿,奈何诬我?”因放还未仕,后隐居鹿门山,著诗二百余首。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“王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