漫成一首

杜甫唐朝26

原文

江月去人只数尺,风灯照夜欲三更。 沙头宿鹭联拳静,船尾跳鱼拨剌鸣。

注释

⑴漫成: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。 ⑵"去人"句:意谓月影靠船很近。江月:江面上空的月亮。南朝梁何逊《宿南洲浦》诗:"违乡已信次,江月初三五。" ⑶风灯:船中桅杆上挂着照夜的灯,有纸罩避风。清陈维嵩《桂殿秋·淮河夜泊》词:"船头水笛吹晴碧,樯尾风灯飐夜红。"三更: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。《乐府诗集·清商曲辞二·子夜变歌一》:"三更开门去,始知子夜变。" ⑷"沙头"句:指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,静静地蜷躺在
点击展示全部∨

赏析

  整体赏析在绝句体中,有一种"一句一绝"的格调。即每句写一景,多用两联骈偶,句子之间似无关联。它最初起源于晋代《四时咏》("春水满四泽,夏云多奇峰。秋月扬明辉,冬岭秀孤松")。唐代作者已不多,唯杜甫最喜运用这种体格。或许是因为他太精于诗律,运用这种绝体,可以因难见巧。他最脍炙人口的绝句如"两个黄鹂鸣翠柳""糁径杨花铺白毡""迟日江山丽"等,也都是用这种体格。这些诗的优点不只在于写景生动,律对精切
点击展示全部∨

作者介绍

杜甫

杜甫 (唐朝)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汉族,唐朝河南巩县(今河南郑州巩义市)人,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称为“老杜”。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后世称其杜拾遗、杜工部,也称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