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壕吏

杜甫唐朝23

原文

暮投石壕村,有吏夜捉人。
日暮时投宿石壕村,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。
老翁逾墙走,老妇出门看。(出门看 一作:出看门)
老翁越墙逃走,老妇出门查看。
吏呼一何怒!妇啼一何苦!
官吏大声呼喝是多么凶恶,妇人大声啼哭是多么悲苦。
点击展示全部∨

注释

暮:在傍晚。 投:投宿。 吏:官吏,低级官员,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。 夜:时间名词作状语,在夜里。 逾(yú):越过;翻过。 走:跑,这里指逃跑。 呼:诉说,叫喊。 一何:何其、多么。 怒:恼怒,凶猛,粗暴,这里指凶狠。 啼:哭啼。 苦:凄苦。 前:上前,向前。 致:对……说。 前致词:指老妇走上前去(对差役)说话。 邺城:即相州,在今河南安阳。 戍(shù):防守,这里指服役。 附书至:捎信回来。
点击展示全部∨

赏析

  《石壕吏》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。它以“耳闻”为线索,按时间的顺序,由暮——夜——夜久——天明,一步步深入,从投宿叙起,以告别结束,从差吏夜间捉人,到老妇随往;从老翁逾墙逃走,到事后潜归;从诗人日暮投宿,到天明登程告别,整个故事有开始、发展、高潮、结局,情节完整,并颇为紧张。诗的首尾是叙事,中间用对话,活动着的人物有五六个之多,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,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。诗人的叙述、老
点击展示全部∨

作者介绍

杜甫

杜甫 (唐朝)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汉族,唐朝河南巩县(今河南郑州巩义市)人,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称为“老杜”。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后世称其杜拾遗、杜工部,也称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