碛中作

岑参唐朝29

原文

走马西来欲到天,辞家见月两回圆。
骑马向西,走几乎到了天边,离家以后已见到了两次月圆。
今夜不知何处宿,平沙万里绝人烟。
今夜不知道要到哪里去投宿,在这沙漠中,万里不见人烟。

注释

①碛(qì):沙石地,沙漠。这里指银山碛,又名银山,在今新疆库木什附近。 ②走马:骑马。 ③辞家:告别家乡,离开家乡。 ④见月两回圆:表示两个月。月亮每个月十五圆一次。 ⑤平沙:平坦广阔的沙漠、大漠。 ⑥绝:没有。 ⑦人烟:住户的炊烟,泛指有人居住的地方。

赏析

  在唐代诗坛上,岑参的边塞诗以奇情异趣独树一帜。他两次出塞,对边塞生活有深刻的体会,对边疆风物怀有深厚的感情。这首《碛中作》,就写下了诗人在万里沙漠中勃发的诗情。诗人精心摄取了沙漠行军途中的一个剪影,向读者展示他戎马倥偬的动荡生活。诗于叙事写景中,巧妙地寄寓细微的心理活动,含而不露,蕴藉感人。"走马西来欲到天",从空间落笔,气象壮阔。走马疾行,显示旅途紧张。"西来",点明了行进方向。读者仿佛看到
点击展示全部∨

作者介绍

岑参

岑参 (唐朝)

岑参(约715-770),祖籍南阳(今属河南),后徙居江陵(今属湖北)。曾任嘉州(今四川乐山)刺史,后人因称“岑嘉州”。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。天宝三年进士。八年至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,后又随封常清至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。至德二载与杜甫等五人授右补阙。后出任嘉州刺史,大历五年卒於成都。工诗,长于七言歌行。现存诗三百六十首。对边塞风光,军旅生活,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,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。风格与高适相近,后人多并称岑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