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毛毡

蒲松龄清朝34

原文

  红毛国,旧许与中国相贸易,边帅见其众,不许登岸。红毛人固请赐一毡地足矣。帅思一毡所容无几,许之。其人置毡岸上,但容二人,拉之容四五人。且拉且登,顷刻毡大亩许,已登百人矣。短刃并发,出于不意,被掠数里而去。

注释

1、红毛国:明、清时有些人称英国、荷兰国为“红毛国”。 据《明史·和兰传》及《清史稿·邦交志》,自明万历中,荷兰海商始借船舰与中国往来。 迄崇帧朝,先后侵扰澎湖、漳州、台湾、广州等地,强求通商,但屡遭中国地方官员驱逐,不许贸易;惟台湾一地,荷兰人以武力据守,始终不去。 清顺治间,荷兰要求与清政府建交,至康熙二年遣使入朝。 其后清廷施行侮禁。 二十二年,荷兰以助剿郑成功父子功,首请开海禁以通市,清廷
点击展示全部∨

赏析


作者介绍

蒲松龄

蒲松龄 (清朝)

蒲松龄(1640年6月5日-1715年2月25日),字留仙,号柳泉居士,世称聊斋先生,山东淄川(今属淄博)人,清代文学家。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,广读经史,学识渊博。代表作《聊斋志异》,是我国文言文短篇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。郭沫若曾这样评价: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,刺贪刺虐入骨三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