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春

陈与义宋朝30

原文

庙堂无策可平戎,坐使甘泉照夕烽。
朝廷没有良策击退金兵入侵,竟使边塞的烽火照亮了甘泉行宫。
初怪上都闻战马,岂知穷海看飞龙。
我正惊呼京城里竟然听到战马嘶鸣,哪知可怜的皇帝已到海上逃生。
孤臣霜发三千丈,每岁烟花一万重。
我这孤臣忧虑国事愁白了头发,又适逢春天繁花吐艳,更叫人触景伤情。
点击展示全部∨

注释

⑴伤春:名为感伤春天,实则是忧伤国事。 ⑵庙堂:旧时皇帝供奉祖宗神位的处所,借指朝廷。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居庙堂之高,则忧其民。”⑶平戎:战胜入侵者。 《新唐书·王忠嗣传》:(王忠嗣)节度朔方上平戎十八策。 斩米施可汗,虏不敢近塞。 ⑷坐使:遂使。 ⑸甘泉:秦汉行宫,在今陕西淳化县甘泉山上,此处代指宋皇宫。 夕烽:夜里报警的烽火。 《汉书·匈奴外传》:(胡骑入代)烽火通于甘泉、长安数月。 李白
点击展示全部∨

赏析

  建炎三年(1129年),金兵大举过江,攻下建康(今江苏南京),十二月,入临安(今浙江杭州)。第二年又攻破明州,迫使宋高宗乘船逃入海上。陈与义当时正流落到湖南境内邵阳,居紫阳山,对着明媚春光,深感国势危急,伤时感事。杜甫曾有《伤春五首》,对吐蕃攻陷长安,代宗出走深表忧愤。南宋这时面临类似局面,作者便以《伤春》为题,写下了这首诗。这是一首伤春诗,实质上却在感伤时势,表现出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。全
点击展示全部∨

作者介绍

陈与义

陈与义 (宋朝)

陈与义(1090-1138),字去非,号简斋,汉族,其先祖居京兆(今陕西西安),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,故为洛阳(今河南洛阳)人。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(1090年),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(1138年)。北宋末、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,同时也工于填词。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,却别具风格,尤近于苏东坡,语意超绝,笔力横空,疏朗明快,自然浑成,著有《简斋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