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李白二首·其一

杜甫唐朝21

原文

死别已吞声,生别常恻恻。
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,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。
江南瘴疠地,逐客无消息。
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,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?
故人入我梦,明我长相忆。
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,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。
点击展示全部∨

注释

吞声:极端悲恸,哭不出声来。 恻恻:悲痛。开头两句互文。 瘴疠:疾疫。 逐客:被放逐的人,此指李白。 故人:老朋友,此指李白。这是杜甫常用的越过一层、从对方写起、连带双方的手法。故人知我长相思念而入我梦,则我之思念自不必言,而双方之相知相忆又自然道出。 恐非平生:疑心李白死于狱中或道路。 枫林:李白放逐的西南之地多枫林。 关塞:杜甫流寓的秦州之地多关塞。李白的魂来魂往都是在夜间,所以说“青”“黑”
点击展示全部∨

赏析

  乾元元年(758)李白流放夜郎(治所在今贵州正安西北),二年春行至巫山遇赦,回到江陵。杜甫远在北方,只闻李白流放,不知已被赦还,忧思拳拳,久而成梦。   这两首记梦诗,分别按梦前、梦中、梦后叙写,依清人仇兆鳌说,两篇都以四、六、六行分层,所谓“一头两脚体”(见《杜少陵集详注》卷七。本篇文字亦依仇本。)上篇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,表现对故人吉凶生死的关切;下篇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,抒写对故人悲惨
点击展示全部∨

作者介绍

杜甫

杜甫 (唐朝)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汉族,唐朝河南巩县(今河南郑州巩义市)人,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称为“老杜”。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后世称其杜拾遗、杜工部,也称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