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

岑参唐朝28

原文

汝不闻秦筝声最苦,五色缠弦十三柱。 怨调慢声如欲语,一曲未终日移午。 红亭水木不知暑,忽弹黄钟和白纻。 清风飒来云不去,闻之酒醒泪如雨。 汝归秦兮弹秦声,秦声悲兮聊送汝。

注释

秦筝:古秦地(今陕西一带)产的一种弦乐器。筝,一种弦乐器。 “汝不闻”两句:说秦筝五色十三弦,声音最为悲苦。五色,涂成五色。缠弦,将弦缠在筝上。十三柱,十三根缠弦的支柱。 “怨调”两句:说秦筝声调幽怨缓慢,好似向人倾诉衷肠,一曲尚未弹完,天色就已近午时。如欲语,好似向人倾诉。 “红亭”两句:说在池水树木环绕的空气清爽的红亭上,秦筝忽又弹起《黄钟》和《白经》两支曲子。不知暑:不觉有暑天的炎气。 “清
点击展示全部∨

赏析

  这首诗以秦筝为题作歌写送别。全诗可分为三层。   诗的前四句主要写秦筝的音调特色。以“汝不闻”点明此歌乃是为萧正而作,并且强调秦筝,引起全诗,“苦”,概括了秦筝声调的特色。次句又以秦筝构造的复杂暗示曲调将不同寻常。三、四两句则具体写秦筝的声音特色,先直接写声调的幽怨沉缓,然后又以时间的推移写曲调的悠远绵长,人们预知秦筝将奏出动人的曲子。   诗的次四句写送别时弹奏秦筝。先点明水绕树合的红亭,是
点击展示全部∨

作者介绍

岑参

岑参 (唐朝)

岑参(约715-770),祖籍南阳(今属河南),后徙居江陵(今属湖北)。曾任嘉州(今四川乐山)刺史,后人因称“岑嘉州”。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。天宝三年进士。八年至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,后又随封常清至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。至德二载与杜甫等五人授右补阙。后出任嘉州刺史,大历五年卒於成都。工诗,长于七言歌行。现存诗三百六十首。对边塞风光,军旅生活,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,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。风格与高适相近,后人多并称岑高。